漠河说 | 『北极』淘金, 此金镛非彼金庸

老金沟/李金镛传奇

undefined

老金沟”的名字源于山形和地势,地势呈南北走向,东面山和西面山对峙,中间有一条狭长的沟系,全长14公里,沟系的最东端凹下去,拐了个深弯,犹如一个钩子。它所流经的漠河则是最大的黄金出产地。


undefined

 *图中示“漠河(西林吉)”指现在的漠河市区


  “漠河”指现在的北极村地区

老金沟位于漠河县金沟林场,实际上这里是一条山谷,额木尔河的一条支流从这里流过。


金沟 闻名于世


undefined


1877年,一个鄂伦春猎人在老金沟挖坑葬马时,顺手捞起一把河沙,发现手掌中有黄灿灿的金末。听闻此事的俄商谢列特金带着寻矿师前来,经鉴定,老金沟河沙中纯金含量87.5%,见金苗甚佳,遂召集工人正式开采。随后,消息就像风一样传开了,越传越广,额尔古纳河沿岸的人们,包括来自俄国、日本、韩国甚至波兰、美国的人,都来到漠河老金沟采金,以至于在短期内集合劳工至七千之众,仅1883年到1884年两年统计,就盗采黄金219000多两。


圣整顿边疆


undefined


01

李金镛上任

1887年,新上任的黑龙江将军恭堂上奏朝廷,提出收回矿权,自行开采,获得准许。在李鸿章的推荐下,李金镛从吉林被调往黑龙江筹建漠河金矿。

李金镛刚到漠河时,俄国金匪众多,都是仗着本国政府撑腰,在我国国土上肆无忌惮,甚至一度建立了一个所谓的吉吐尔加共和国,虽然吉吐尔加共和国已被清廷剿灭,但是采金的俄匪仍有增无减。



undefined
undefined

02

李金镛三杯酒定边患

面对这种复杂的形式,李金镛利用达得坡罗夫不善饮酒,都是让他的副官代饮,而副官脾气暴躁,不能容忍别人无视他,易犯事的这个弱点。

李金镛请来了俄国边务大臣达得坡罗夫,在宴席上多次无视俄国副官,还以尽地主之谊、称赞俄国是酒量极佳大国以及感情常在的缘由敬了达得坡罗夫酒,表现得十分热情得让达得坡罗夫无法推却。

此时,俄国副官把酒倒在了李金镛身上,而死囚夏南中也故意把酒洒在达得坡罗夫身上,李金镛便以行事不端的罪名砍了夏南中的头。刚好,达得坡罗夫的酒气上来了,也砍了他副官的人头。

事后达得坡罗夫非常后悔,便以不胜酒力为由,干了第三杯,离开了酒宴。

达得坡罗夫回去之后,几日没出门,往日的威严已荡然无存。李金镛以一场酒宴用一个死囚的人头换一个俄边务副官的生命,之后不到半年时间,便肃清了老金沟的金匪,为金矿开创了一片新天地。


undefined


金镛办金厂 修古驿道

01

开办金矿

1888年10月,李金镛亲率500名士兵,一路跋山涉水,沿着上次趟出的道路,来到了元宝山南麓,正式筹建漠河矿务局。随后他又成立了漠河金厂、奇乾河金厂、洛古河金厂等五家官办金厂,在中国北疆成功建立了一个富有特色的金矿。


undefined

02

引进开采方法

漠河的砂金矿床开采的方法主要有手工开采,露天选场开采,采金船开采。


undefined


手工采金是最原始的采金方式,首先划分井田范围,然后利用手工工具向地下掘进,掘至含金质时,将含金砂运到地面上选金,当采到非金矿层时,便可向四周挖洞,沿金层追踪挖掘,直到将本井田范围内的金砂全部挖出。由于漠河地区的砂金矿床多为“老冻”矿,开采时对冻矿层须预先加热软化:在地表生火,用火把石头到一定温度后,装在铁制的“端子”内送到井下冻砂层处,上面覆盖一层砂石以保证热量向冻砂层周围扩散,使冻矿软化,然后将融化的金矿采出。


undefined


采金船是飘浮在水面上的采、选、排联合车间,即在平底船上安装多斗挖掘机,选金设备和尾矿排弃装置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流水生产线。


undefined

03

制定章程 操练军队

李金镛亲手制定了非常严密的十六条章程。其中:“司帐宜公举”、“股友宜助理”、“局且宜节省”、“盈亏宜预计”、“余利宜分派”,在经济上有效地保证了金矿的运转,特别是“股本宜招集”的举措,在当时清政府资金困窘的情况下对筹建矿务局意义重大。他深知要想成功掘金,必须要有大批能干的工人,因此在制订十六条章程时,规定了“工人得六,矿局得四”的分成制度。为调动工人的积极性,还实行了多采多奖的办法。

李金镛还在小北沟加强操练军队和悉心处理与俄方的交涉事宜,收复了被俄方占据的金矿。


undefined

04

重修古驿道

为保证矿区物资的供应和黄金的外运,李金镛在办矿的同时,重修墨尔根(嫩江)至雅克萨的古驿道,并将原来的二十五站向西延伸。昔日的军事驿道摇身一变,成了“黄金古道”,而那些60里一站的军事驿站也成了“黄金驿站”。


undefined

05

“胭脂沟”由来

1889年,漠河金厂出产黄金2万两,1895年出产黄金5万两,超过了有“黄金天府”之称的山东招远,居全国之首。

李金镛每年都要在大雪封山前,通过黄金古道把一车车的金锭运往京城。那时国库空虚,慈禧见了这些黄金眉开眼笑的,就用这些黄金来兴建颐和园和购置法国高档胭脂,供自己和后宫享用,并给老金沟赐名为“胭脂沟”,沿用至今。

还有一种说法是与不远处的妓女坟有关,具体真相如何,如今也甚少人说得清楚,可前去一探究竟。



undefined
undefined


圣与世长辞


金镛对矿业外事日理万机、呕心沥血、百般辛劳、终因操劳过度而积劳成疾,在漠河金矿与世长辞。于1890年8月14日病故于漠河,时年56岁。

临终之际他的家人(一妾一幼子)守在身边哭泣,僚友们围在旁边流泪,李金镛挣扎着坐起,说:“大丈夫视死如归,有什么遗憾的。我所抱憾的是金矿刚见成效,苍天不给我年华,使我不能见到三年后的盛况。望诸君好自为之!”说完,吐血数升气绝。临咽最后一口气,也没论及半句自己的私事。

僚友们无不伤感流泪。把头、矿工等闻讯也都赶来哭祭,皆泣不成声。德在人心,功在边陲。


undefined


李金镛在漠河任职期间,一方面整顿矿物,精心创业,凡事都亲力亲为,亲自制定了金厂的规章制度,并积极奔波到上海、天津等地募集资金,招募矿师、矿丁,购买机器、筹运粮食和军火。关心矿丁的日常生活,对矿丁和随员都一视同仁,奖勤罚懒。

另一方面悉心处理与俄方的交涉事宜,收复被俄方占领的金矿,并加强操练军队。

他是漠河的开矿第一人,他所创办的漠河金矿达到了做到了兴利实边。


undefined


朝廷为了感念其功,颁旨在无锡和漠河为他各建一座祠堂。漠河的祠堂分为一座正堂和两座厢房,正堂背靠青山,显得庄严、肃穆,堂内陈列着李金镛塑像、清政府有关老金沟金矿事宜的奏折及部分实物文本。东厢房为幕僚馆,陈列着刻有协助李金镛创办和管理金矿的90余名幕僚的浮雕画;西厢房为功德馆,陈列了2000余件出土的采金工具和20余幅图片,讲述了李金镛为国为民、镇守边疆作出的卓越贡献。



undefined
undefined


在淘金人心目中,李金镛是“金圣”,是他们的财神和保护神。淘金人有一个风俗,挖矿前要用一块红布系在木棍上,面对祠堂方向跪拜磕头,祈求金圣能为他们带来财运,保佑平安。祠堂内有一副对联:“兴利实边鞠躬尽瘁,官声卓著万民拥戴”,这是对这位清末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评价。


undefined


为您推荐

文中推荐2
文中景点
  • 胭脂沟妓女坟古墓群

    收费

  • 李金镛祠堂

    免费

点击右上角, 分享当前页面